大闸蟹是著名淡水蟹之一,本来螃蟹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,从南到北淡水河流里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别的螃蟹,但通常只把长江流域的大个螃蟹称为大闸蟹,其他地方的螃蟹则不叫大闸蟹。
为什么叫大闸蟹说法不一,都不具科学性。其实大闸蟹这个名称来历很简单,说一说大家就明白了。这螃蟹分淡水和海水两种,并且以海水种类居多,但海水蟹不是很好吃,有很多人不喜欢吃咸水蟹。而淡水蟹比较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口味,味美,肉鲜,所以更好吃。淡水蟹尽管生活在淡水里,但还是有一点咸水蟹的特性,每年产子时都要游向大海,小蟹长到一定程度再往回游,也就是溯江而上。在回游过程中,会在沿江的各大湖泊定居下来,其中离长江入海口最近的阳澄湖便得天独厚地聚集了最多的河蟹,所以阳澄湖的河蟹最为出名。
古代,尤其是元明清以来,在长江水系上建造了无数水闸,凡是湖泊与长江接口处几乎都有。当时修建这些水闸的目的,一个是调节水利防止水灾,另一个就是发展水利交通,改善水运条件。但这些人为的水闸却阻碍了河蟹的回游,所以回游的河蟹都会大量地聚集在水闸下面,密密麻麻,非常的厚。所以当时人们就把这些回游而聚在水闸下面的河蟹称为闸蟹,又由于这些河蟹个头都非常大,所以就被称为大闸蟹了。